> 职业技能 > “斩木来荒路”的出处是哪里

“斩木来荒路”的出处是哪里

说到诗歌中的“斩木来荒路”,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一直被这句诗的“壮丽”所震撼?这句诗来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简单概括,就是在改葬的时候,砍了些树木开辟一条荒路。但这哪是在讲改葬啊!我读这诗的时候,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句话,那可是一个“改天换地”的大工程啊!你说,这要是放在现代,那得多少环保组织出来抗议啊?可在古人眼里,这倒更像是对自然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再说说梅尧臣这位大诗人,我是越想越有意思。他一生不显山露水,直到50岁才开始有点儿作息,当上了国子监直讲。这不就是我们现代说的“中年逆袭”吗?想想看,如果没有欧阳修的推荐,这位“老来才 中人”的诗人怕是要“栽到”什么时候去了。

“斩木来荒路”不仅是一句诗,更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自然和传统时,是选择与之对抗还是与之共处?这大概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诗意栖居”启示吧!

“斩木来荒路”的出处是哪里

“斩木来荒路”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斩木来荒路”全诗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宋代 梅尧臣

旧坟为润啮,新冢得山深。

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枣上,玉女问泉音。

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