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冻结什么意思
法律冻结,也称为司法冻结,是指司法机关(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根据法律程序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采取的限制性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资产被转移或使用,确保在解决争议或法律问题时,相关财产的可用性。
司法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查询 :司法机关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2. 冻结 :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金融单位的存款采取的不准提取或转移的强制措施。
3. 划拨 :通过银行或信用合作社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按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账户的执行措施。
4. 扣留、提取 :在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其应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5.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应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司法冻结的最长期限通常为六个月,如需继续冻结,应在冻结到期前办理手续,否则将自动解除冻结。
司法冻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执法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常用的一种执法手段。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法律冻结适用于哪些情况?
司法冻结的解除流程是怎样的?
司法冻结与行政冻结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