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技能 > “来访山中十八公”的出处是哪里

“来访山中十八公”的出处是哪里

“来访山中十八公”的出处是哪里

“来访山中十八公”出自宋代喻良能的《游下岩过松峭祠傍偃松又赋长句》。

“来访山中十八公”全诗

《游下岩过松峭祠傍偃松又赋长句》

宋代 喻良能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蒙。

《游下岩过松峭祠傍偃松又赋长句》喻良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游下岩过松峭祠傍偃松又赋长句》

作者:喻良能(宋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游览下岩山的经历为主题,描绘了山水之美和游人的情感体验。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首句\"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以秋天的景色替代了云峰的颜色,使得热浪一扫而空,展现了秋天清爽的气息。这句诗意蕴含着对自然景色的美好愿望和对炎热夏季的厌倦。

接着的两句\"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通过描绘雨后青草和吹拂的西风,传达了山水的生机和变幻。这里,细雨使得青草更加翠绿,西风吹拂下,作者的白发在风中飘动,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表达了作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游山的情景,也体现了对友情和交流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十八公,可能指的是在山中有着威望的长者,也可能是指十八位朋友的总称。无论如何,这里展示了作者与朋友们相聚在山中的欢愉和共同追求的精神。

最后两句\"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夜晚乘着月光到山中,欣赏神秘的雾气弥漫的景观。这里的夜深和香雾都给人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与前文的清凉、青草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予读者一种诗意的遐想和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可以在诗意中感受到对人生变化和寻求内心平静的思考。